亿生康官网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脑性瘫痪(大脑性瘫痪、脑瘫、婴儿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概述

脑性瘫痪又称为大脑性瘫痪、脑瘫、婴儿脑性瘫痪,是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出生1个月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有时又称为获得性脑瘫,约占小儿脑性瘫痪的10%。 脑性瘫痪的发病率约为1.2-2.5‰(每千活产儿)。脑性瘫痪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后者又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及出生后病因等,许多患儿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据Ellenberg统计,分娩过程损伤致病占60%~65%,产前原因占30%~40%,产后原因约占12%。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各异,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出生后数天出现症状,表现为吸吮困难、肌肉强硬,大多数病例出生数月后家人试图扶起时才发现。
  • 发病部位在哪里?头部
  • 应该挂什么科?儿科、新生儿科、小儿神经外科、小儿康复科、小儿神经内科
  • 有什么典型症状?姿势异常、癫痫、胎儿生长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
  • 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呢?头部MRI、头部CT、脑电图(EEG)
  • 这样的病症传染吗?该病不具有传染性
  • 高发人群?儿童多见

本周疾病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