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李秀金

李秀金 主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内科
血管炎综合征 脾损伤 肝炎
上午
下午

07月09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7月10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7月11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07月12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07月13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7月14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7月15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慢性胃炎有哪些危害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长期或反复发生炎症的一种疾病,是胃部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尽管慢性胃炎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首先,慢性胃炎对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负责将我们摄入的食物消化成适合人体吸收的物质。而慢性胃炎会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等病变,影响胃的分泌功能,降低消化能力,从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营养不良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紊乱。 其次,慢性胃炎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当慢性胃炎严重时,胃黏膜会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从而引发其他疾病的发生。例如,慢性胃炎易发生胃溃疡、胃癌等,这些疾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此外,慢性胃炎还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胃痛、胃灼热、反酸、恶心等症状经常出现,影响食欲和睡眠质量。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忌烟酒和辛辣食物,这对爱吃辣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同时,长期患病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焦虑,影响生活质量。 最后,慢性胃炎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慢性胃炎患者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常需频繁就医,长期服药,增加就医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此外,由于慢性胃炎可能导致就业能力下降,对患者的工作和社会参与产生影响,从而可能影响个人发展和经济收入。 总之,慢性胃炎虽然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治疗,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危害。正确认识慢性胃炎的危害性,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合理饮食、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压力等,可帮助减少患病风险,保护身体健康。

78阅读 2023-09-14

心律失常是否传染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出现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等情况。对于心律失常是否传染这个问题,有些人认为心律失常是一种疾病,并且可以通过接触患者或共享物品的方式传染给他人,而另一些人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心律失常是一种内部因素引起的,不具备传染性。下面我将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了解心律失常的成因对于判断是否传染是很重要的。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等。这些因素通常是由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或慢性疾病引起的,而不是由病毒或细菌等可传染的病原体引起。因此,根据心律失常的成因,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心律失常并不具备传染性。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家庭成员是否患有心律失常来了解其传染性。如果心律失常有传染性,那么家庭成员的患病率应该较高。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心律失常在家族中的先天性传递的比例相对较低,通常不超过5%。这也是进一步证明心律失常不具有传染性的一个重要证据。 此外,心律失常的传播也需要一种具体的传播途径。一般来说,传染性疾病是通过空气飞沫、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然而,心律失常并没有被证明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传播给他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律失常不是通过传染途径传播的。 最后,我们需要强调心律失常与传染病的区别。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传播途径传染给他人,而心律失常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通常不会被传染给他人。因此,我们不能将心律失常与传染病混淆。 总的来说,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律失常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通常不具备传染性。这也意味着,患有心律失常的人不必担心会将病传染给他人。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心脏健康,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合理的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对于怀疑自己或他人存在心律失常的情况,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102阅读 2023-09-14

脑出血要如何护理
首先,对于怀疑脑出血的患者,需要立即就医。脑出血属于急性疾病,故需要尽快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有条件,可以将患者送往专科医院接受脑血管成像等检查,以确定病变区域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在护理治疗方面,患者需要维持适宜的体位。脑出血后,患者的位置应保持平卧位,头低足高。这样做可以减轻颅内压,促进脑血液循环,减少病情的进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心脏病、肺病、低血压等既往病史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此体位。 此外,在日常生活护理中,饮食的调理也非常重要。脑出血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饮食宜多吃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等食物,尽量减少摄入高胆固醇、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以降低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从而减轻脑血管负担。 此外,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也是必不可少的护理工作。通过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有助于控制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另外,还要通过神经系统观察,检查病情是否进展或出现并发症。例如,检查瞳孔对光反应、四肢的运动和感觉、语言能力等,以及对表情的观察等。 最后,脑出血患者的精神护理也不能被忽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给予患者积极的情感支持,以提高其康复的意愿和信心。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总之,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需要全面而细致,包括就医、适宜的体位、饮食调理、生命体征监测以及精神护理等。只有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脑出血带来的伤害,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94阅读 2023-09-14

甲亢患者是否需要长期卧床休息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甲亢患者并非每个人都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对于甲亢病情轻微的患者来说,缓解症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并进行一些改变生活习惯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卧床休息并不是必须的,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日常活动,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然而,对于甲亢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因为甲亢会引起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需要额外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长期卧床休息则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根据个人情况,对每个患者进行个别化的建议。 此外,甲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特别关注睡眠质量。甲亢会导致患者神经亢奋、心率加快,影响睡眠。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和康复能力,所以有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总之,甲亢患者是否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对于病情轻微的患者,恢复期间可以适度运动和参加日常活动,没有必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尤其是存在心脏病变的患者,则可能需要适当休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但无论如何,合理的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习惯以及充足的睡眠,都是甲亢患者康复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促进康复。

101阅读 2023-09-13

非典型肺炎怎么得的
非典型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2003年,全球爆发了一起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系统感染的非典型肺炎疫情,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 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主要经过空气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着飞沫在空气中悬浮,如果其他人吸入了感染者呼出的含有病毒的空气,则会被感染。此外,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也是病毒传播的途径。因此,密切接触感染者的人员,如家庭成员、医疗工作人员等,具有更高的感染风险。 预防非典型肺炎的关键在于个人的卫生习惯养成和环境的卫生保持。首先,勤洗手是预防非典型肺炎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的双手经常接触到各种物品和表面,如果不定期洗手,病毒及细菌便会滋生在手上,通过口鼻的接触就会感染我们的呼吸道。因此,特别是在外出回家、接触污垢或动物后,一定要及时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其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避免接触疑似或已经确诊的病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合理使用口罩等。此外,建议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保持环境干燥,同时定期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和表面。 一旦发现自身出现类似非典型肺炎的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等,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最近是否有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过接触的情况。要遵守医生的建议,接受检查和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防控措施。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对疾病传播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的治疗。此外,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到卫生防控工作中,齐心协力,共同抵御非典型肺炎这一健康威胁。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的传播,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84阅读 2023-09-13

甲亢患者会引发5种危害
首先,甲亢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心脏跳动的速度,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脏工作过度。长期高速的心脏跳动容易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心源性休克。 其次,甲亢会对消化系统造成危害。甲状腺激素的过量刺激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使食物在肠道内通过的速度加快,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营养不良。 第三,甲亢会对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加速神经传导速度,使患者出现兴奋、不安、焦虑等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同时,可能出现手颤、肌肉无力、睡眠障碍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此外,甲亢还会对骨骼系统造成危害。长期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过量会抑制骨骼的骨质形成,降低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尤其是女性甲亢患者,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 最后,甲亢还会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紊乱、不孕症等症状的出现。男性甲亢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下降的情况,影响生殖健康。 总之,甲亢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对患者的心血管、消化、神经、骨骼和生殖系统产生多方面的危害。因此,对于甲亢患者而言,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患者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95阅读 2023-09-13

得了肺炎是高烧还是低烧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但是肺炎引起的发热是高烧还是低烧呢? 肺炎引起的发热一般是高烧。高烧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上限,一般被认为是超过摄氏38度(华氏100.4度)。肺炎导致的高烧通常是因为炎症引起的,当细菌或病毒感染侵袭肺部时,身体会释放促炎因子,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体温上升。而肺炎引起的高烧还可能伴有寒战、全身不适和出汗等症状。 肺炎引起的高烧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关。有些人可能只出现轻度发热,体温升高到38度左右,而有些人则可能出现高烧,体温可达39度或更高。此外,高烧的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轻度肺炎可能只有数日的低烧,而重症肺炎可能会持续数周的高烧。 尽管肺炎引起的发热主要是高烧,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表现为低烧。低烧是指体温升高但在正常体温范围内,通常被认为是摄氏37.2-37.9度(华氏99-100.2度)。研究表明,肺炎引起的低烧可能与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仅根据发热程度来判断是否患有肺炎是不准确的。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高烧或低烧,而且个体差异巨大。因此,准确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和医学测试等综合判断。 总结起来,肺炎一般是引起高烧的,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伴有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尽管少数患者可能表现为低烧,体温在正常体温范围内升高。然而,准确的诊断还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和进行相关检查,不能仅依靠发热程度来判断是否患有肺炎。及时就医、进行有效治疗是防治肺炎的关键。

98阅读 2023-09-13

慢性浅表性胃炎需要做的检查项目
首先,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手段。这种检查方法通过插入一根灵活的导管,将摄像头置于胃内,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胃镜检查可以直接显示胃黏膜的炎症程度和是否存在溃疡形成等病变。通过此检查,医生可以明确诊断患者是否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并了解病变程度,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胃镜检查外,还可以通过乙状窦造影来评估患者的胃黏膜病变程度。这种检查方法通过注入钡剂,使胃部显示出清晰的影像,从而观察胃部的形态和病变情况。乙状窦造影可用于确诊慢性浅表性胃炎,并了解病变的具体位置和形态。 血常规检查是评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这项检查可以测量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以及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指标。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等情况,因此血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此外,还可以进行另外一种检查项目,即胶囊内镜检查。这种检查方法使用胶囊型内窥镜,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胶囊将其吞下,胶囊内含有摄像头,可以随着胃肠道的运动自然排出体外。胶囊内镜检查可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但相比传统的胃镜检查,它的分辨率较低,无法进行活检。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胃镜检查、乙状窦造影和血常规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属于哪种类型的胃炎并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就患者而言,及时做好相关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问题,尽早治疗,最终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95阅读 2023-09-13

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原因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和平衡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它包括了多个内分泌腺和器官,如脑下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当内分泌系统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时,我们的身体才能保持健康。然而,现代生活中的很多因素可以导致内分泌失调,这给我们的身体和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首先,饮食不良是导致内分泌失调的一个常见原因。现代人喜爱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这些食物的摄入过多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进而引发内分泌紊乱。此外,缺乏蔬菜、水果和其他营养均衡的食物,以及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也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精神压力和情绪问题也是内分泌失调的重要原因。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和情绪负担。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慢性压力会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从而干扰整个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大脑和身体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情绪问题和内分泌失调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许多化学物质,如杀虫剂、塑料和化妆品中的有害物质,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质”。这些物质在我们的身体内模仿或干扰自然激素的功能,从而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长期暴露于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妇女的月经周期、生育能力以及男性的生殖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睡眠不足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睡眠不足会干扰体内的生物钟,影响脑下垂体的分泌功能,进而干扰其他内分泌腺的正常工作。熬夜、疲劳和长时间的工作负荷都会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从而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总结起来,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常见的原因包括饮食不良、精神压力和情绪问题、环境因素以及睡眠不足和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为了维持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均衡的饮食、积极应对压力和情绪问题、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咨询医生也是预防和处理内分泌失调的重要措施。

89阅读 2023-09-13

小儿肺结核复发的处理
首先,药物治疗是处理小儿肺结核复发的主要手段。根据结核病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或抑制其生长繁殖来达到治疗效果。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应按时按量服用,并配合相关检查,以确保药物的疗效。此外,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提前警觉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其次,健康教育也是处理小儿肺结核复发的重要环节。家长和孩子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了解肺结核的发病原因、传播方式以及个人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适度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以减少结核病菌的侵袭。同时,在家中也要注意保持室内卫生,减少细菌的滋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在治疗期间,家长还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口罩,避免结核病菌通过空气传播。 此外,对于小儿肺结核复发的处理,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随访工作。在治疗过程中,儿科医生需要对孩子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痰液检查、X光检查等,以了解疾病的进展情况。一旦出现复发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肺结核病情进展。此外,在治疗结束后,也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检查,以确保疾病的彻底治愈。 综上所述,处理小儿肺结核复发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药物治疗是根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健康教育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了解肺结核的防控措施。此外,进行相关的检查和随访工作也是必要的,以确保疾病的彻底治愈。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处理小儿肺结核复发,提高疗效,保障儿童的健康。

100阅读 2023-09-13

李秀金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内科专业

简介:

擅长

内科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