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赵美燕

赵美燕 主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内科
硬脑膜下脓肿 运动障碍疾病 颞叶癫痫
上午
下午

04月27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4月28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4月29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4月30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5月01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5月02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05月03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心律失常可以游泳吗
首先,对于心律失常患者而言,进行游泳是需要谨慎考虑的。因为游泳是一项需要大量耗氧的运动,患者的心脏负担可能会加重,导致症状加剧,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脏事件。因此,在选择游泳作为运动方式前,应先咨询心脏专科医生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体检和评估。 然而,对于大部分心律失常患者而言,适度的游泳运动是被允许的。相比于其他剧烈的运动方式,游泳有着较为温和和舒适的运动环境,水的浮力可以减轻对心脏的负担,而水中的水流和水压也可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进行游泳时,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遵循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合的游泳方式:尽量选择自由泳或蛙泳这类较为轻松和平稳的游泳方式,避免选择蝶泳这样对心脏负荷较大的方式。 2. 控制游泳强度:根据个体情况,控制游泳的时间和强度,不要过度疲劳或过度激动。 3. 保持适当的环境温度:游泳池水温应适中,不要过冷或过热,避免引发心血管系统反应。 4. 注意监测身体状况:游泳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自身的感觉,如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总的来说,对于心律失常患者而言,游泳是一项可以参与的有益运动,但在进行之前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评估和指导,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运动计划。此外,定期的心脏检查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身体状况的稳定和安全。

108阅读 2023-08-07

盘点心律失常的危害有哪些
首先,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减弱。正常的心律能够确保心脏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而当心律不齐时,心脏的泵血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液供应不足。长期下来,心脏可能变得虚弱,无法正常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 其次,心律失常也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当心脏出现快速、不规则的搏动时,血液在心腔内的流动速度加快且不稳定,容易发生血液淤滞,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其他器官,导致血管堵塞,最终引发诸如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后果。 此外,心律失常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心血管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绞痛等。心律失常使得心脏搏动不规则,增加了心脏负荷,引起心肌供氧不足,从而加重心血管病的发展。 此外,心律失常还可能导致猝死。某些心律失常,如室颤,会导致心脏在短时间内停止跳动,无法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造成生命威胁。尤其是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心脏疾病的人群来说,心律失常可能成为突发猝死的原因。 总的来说,心律失常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减弱、血栓形成、心血管病的发生以及猝死风险。因此,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人群来说,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十分重要,以预防并降低这些危害的发生。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101阅读 2023-08-07

身体常出现心律失常什么原因
1. 压力和焦虑:长期处于高压力和焦虑状态下,会导致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的紊乱,进而影响心脏节律的稳定。 2.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会对心脏的功能造成负担,导致心脏节律的异常。 3. 高热和感染:高热和严重感染可以引起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 4. 药物和毒物:某些药物,特别是心脏药物、精神类药物和非法药物,以及某些毒物,如酒精和尼古丁,都可能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 5. 电解质紊乱:体内电解质失衡,尤其是钾、钠和镁的含量异常,会影响心脏的节律调节。 6. 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结构的先天畸形或后天病变,如心肌病、心肌炎、心臟瓣膜问题等,都会导致心脏节律的异常。 7. 代谢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等代谢紊乱也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8. 刺激性物质摄入:如咖啡因、能量饮料、巧克力、某些茶叶等,这些物质含有兴奋性成分,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律失常。 总的来说,心律失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身体状况、心理因素、环境刺激等。因此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压力、护理心血管健康、避免摄入过量的刺激物质,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如果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心跳加快、心悸、头晕等,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119阅读 2023-08-06

怎样预防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但通过一些预防方法,我们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预防小细胞肺癌: 1. 不吸烟:吸烟是导致肺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吸烟者的肺癌患病风险要比非吸烟者高很多倍。因此,戒烟是预防小细胞肺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如果你是吸烟者,尽快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 2. 避免有害暴露:尽量避免接触和暴露于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中。如可燃性气体、放射线、重金属以及工业和家庭化学品等。如果你的工作环境中有这些有害物质,应进行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3. 注重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预防各种类型的癌症都十分重要。摄入大量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并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4. 加强锻炼:定期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游泳、跑步等。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患癌风险。 5. 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减少压力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6.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可能的肺癌症状或征兆,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及早发现肺癌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7. 注意环境和家庭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工业废气、空气污染等环境中。此外,也要避免长时间接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 总之,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措施以及定期体检,我们可以降低小细胞肺癌的风险。这些预防方法不仅对肺癌有效,对于预防其他癌症和慢性疾病也同样适用。

215阅读 2023-08-06

心律失常的饮食要点有哪些
1. 控制钠的摄入量:高钠摄入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律失常加重。应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罐装食品、腌制食品和高钠饮料。选择新鲜的水果、蔬菜和低钠食品。 2. 适量摄入钾:适量的钾对心脏功能非常重要。食物中富含钾的有香蕉、土豆、番茄、菠菜等。但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钾,需遵医嘱。 3. 控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加重。咖啡、茶、碳酸饮料和巧克力都含有咖啡因,应适量摄入或避免食用。 4. 避免酒精和烟草:酒精和烟草都对心脏健康有害,会导致心律失常加重。应避免酗酒和吸烟,尽量保持心脏健康。 5. 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 6. 控制饮食中的脂肪:高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进而影响心律。建议减少摄入动物脂肪和加工食品,选择植物性油脂。 7. 合理分餐:过饱的饭量会增加胃部压力,进而对心脏造成负担。建议多食少餐,保持饮食多样化,避免暴饮暴食。 8. 加强水分摄入: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和心脏功能。建议每天饮水量不少于1.5升。 最后,饮食对心律失常的控制起到辅助作用,但并不能治愈病症。如遇到心律失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114阅读 2023-08-06

如何更好的预防肺癌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预防肺癌是关乎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下面我将针对预防肺癌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首先,戒烟是预防肺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吸烟是肺癌的主要诱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远大于非吸烟者。因此,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是预防肺癌的关键步骤。可以通过采用适当的戒烟方法,如逐渐减少烟量、戒烟药物或咨询医生等,逐步戒除烟瘾。 其次,避免二手烟暴露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二手烟是指吸烟者吸入的烟雾中的有害物质经呼出后被非吸烟者吸入的情况。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会增加非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应避免与吸烟者接触,尽量选择无烟环境。 除了戒烟和避免二手烟暴露,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对预防肺癌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谷物,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预防肺癌的关键之一。肺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吸烟者和家族中有患肺癌病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肺部影像学检查。 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健康也有助于预防肺癌。心理压力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增加肺癌的风险。因此,建议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有效地面对压力和情绪,如通过运动、休闲娱乐和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降低患病风险。 总之,预防肺癌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以及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心理健康。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减少肺癌的发病率,保护个人的身体健康。

122阅读 2023-08-06

心律失常怀孕怎么办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在怀孕期间,孕妇的心脏会因为荷尔蒙变化和增大的子宫对心脏的压迫而发生一些生理性的变化,这可能导致心脏稍微加快或者不规律跳动的现象,但这通常是无害的。然而,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 频繁出现心悸、心跳过快、过慢或者心律不齐等症状; 2. 出现晕厥或者丧失意识的情况; 3. 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胀气等症状; 4. 出现水肿、尿量减少、呼吸急促等体征。 在就医之前,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缓解心律失常,例如: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巧克力等;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均衡饮食;定期进行低强度的适当的运动等。这些措施可以帮助调整心脏功能,减轻心律失常的症状。 就医时,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检查来确诊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根据诊断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采取何种治疗方法。 在怀孕期间,医生可能会选择一些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如特定的药物、行心脏节律调整手术或者放射治疗等。在选择心脏药物时,医生会权衡药物的功效和可能对胎儿的影响,在保证孕妇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心律失常。对于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者需要急救的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电击除颤治疗,但这通常在临产前或者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使用。 此外,孕妇本人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心律失常症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遵从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和规律作息等,都是帮助缓解心律失常的方式。 总之,怀孕期间出现心律失常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为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也是缓解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母婴的安全最重要,所以请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咨询专业意见。

94阅读 2023-08-06

心律失常可由吸烟饮酒而诱发吗
吸烟和饮酒在心律失常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吸烟引发心律失常主要是因为烟草中含有尼古丁等物质,能够刺激心脏神经系统,使得心脏传导系统紊乱,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烟草中的尼古丁还可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脏的负担,进而诱发心律失常。此外,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也会损害心脏和血管的功能,直接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 饮酒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心律,从而增加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饮酒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加重心肌的负担。此外,饮酒还会干扰心脏电活动的正常传导,尤其是大量饮酒往往可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引起一系列代谢产物的生成,而这些代谢产物对心肌细胞的功能有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心脏节律异常。 此外,吸烟和饮酒也可能通过其他机制进一步加重心律失常。例如,吸烟会增加血栓的形成,增加心脏血管的阻塞风险,进而诱发心肌梗死,造成心律失常的发生。酒精摄入过多还有可能影响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代谢过程,降低这些药物的疗效,造成心律失常的加重。 总之,吸烟和饮酒的习惯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这一风险是通过多种机制实现的,包括直接刺激心脏神经系统、干扰心脏电传导、增加心脏负荷等。因此,为了维持心脏健康,我们应当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脏健康,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

103阅读 2023-08-05

心速过快是什么原因
心率过快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焦虑或紧张情绪:当人们感到紧张、焦虑或恐惧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应激反应,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如果持续时间长或频繁发生,可能会引发心率过快的情况。 2. 体力活动:当我们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来支持肌肉工作,这会导致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然而,这种情况多数属于生理正常的反应,并不能被视为心率过快。 3. 药物或刺激性物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类药物和黄嘌呤类药物,以及含咖啡因的饮料、能量饮料和一些毒品,如可卡因、安非他命等,都可能导致心率加快。 4. 疾病或器质性问题:某些疾病或器质性问题也可能导致心率过快,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心律不齐、气管支气管炎等。 5. 饮食和饮水:某些饮料和食物,如大量的咖啡因、酒精和辣椒等,都可以刺激心脏,导致心率加快。 6. 年龄和性别:一些研究表明,年龄和性别也可能与心率有关。通常情况下,儿童和年轻人的心率较快,而老年人的心率较慢。 在面对心率过快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电图测试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定是否有心脏疾病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治疗方法可能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具体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总之,心率过快可能是生理或病理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现象,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和治疗。及早发现和处理心率过快的问题,对于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106阅读 2023-08-05

哪些发病机制引发心律失常
1. 自律性异常: 自律性是心脏细胞自主产生电活动的能力。当心脏细胞的自律性增加或异常触发点出现时,就容易引发心律失常。例如,窦房结自律性增高可导致窦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内部的自律细胞异常发放冲动可引发房室反复搏动。 2. 传导异常: 心脏的正常传导是由心肌细胞之间通过电生理信号的传递来完成的。在传导过程中,若传导通路有障碍、传导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例如,房室结传导延迟可引发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内旁道的存在可导致预激综合征。 3. 再循环: 当心脏发生不同部分之间的电波循环传导时或引起折返激动,就会导致心律失常。比如,心房颤动的形成就是因为心房内的电波多次循环并触发心室收缩;心室扑动则是因为心室内电波形成环路,引发快速而无序的心室搏动。 4. 电解质紊乱: 心脏的正常电活动需要维持适当的电解质浓度平衡,如钠、钾、镁等。如果电解质发生紊乱,就会导致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异常,进而引发心律失常。例如,低钾血症可导致心室细胞复极期延长,易发生扭转型室速。 5. 结构异常: 一些心脏结构异常(先天或后天)也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例如,梗塞后的心肌纤维化可导致传导延缓、折返激动等;先天性心脏病如房室隔缺损、心室肥厚等结构异常也增加了心律失常的风险。 总之,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涉及自律性异常、传导异常、再循环、电解质紊乱和结构异常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了解和识别这些机制对于心律失常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17阅读 2023-08-05

赵美燕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内科专业

简介:

擅长

内科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