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张静红

张静红 主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内科
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 咳嗽性哮喘
上午
下午

08月05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8月06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8月07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8月08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08月09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08月10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8月11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清开灵颗粒的适用人群
1. 感冒与咳嗽症状: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清开灵颗粒能够起到缓解和改善的作用。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2. 外感风寒:若感冒是由风寒引起的,如寒冷引起的头痛、鼻塞、咳嗽、寒战、畏寒和肢体麻木等,清开灵颗粒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症状。3. 降火解毒:对于热感冒、高热、咽喉发炎、扁桃体炎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清开灵颗粒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帮助降低体内火气,减轻和缓解炎症。4. 肠胃疾病:对于由湿热引起的腹泻、呕吐、腹部胀气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清开灵颗粒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肠胃恢复正常,减轻不适感。5. 高热病人:对于高热不退、持续高烧引起的头晕、食欲不振、无力和易烦躁等症状,清开灵颗粒能够帮助降温,减轻不适感。总之,清开灵颗粒适用于感冒、风寒、热感冒、消化不良和高热等症状的人群,且对于上述症状有一定的缓解和改善作用。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前最好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疗效。

1786阅读 2023-09-29

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了解适应症和用法用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在使用前,应该向医生咨询,了解准确的用药适应症和用法用量,避免错误使用。其次,了解禁忌症和副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有一定的禁忌症,如对阿司匹林过敏、出血性溃疡、急性呼吸困难、哮喘发作等。此外,阿司匹林肠溶片还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出血倾向、过敏反应等。使用前应了解自己是否有禁忌症以及对副作用的敏感情况。再次,正确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不能嚼碎或者研磨,应在饭后用清水整片吞服,并保持直立位至少半小时,以免药物刺激胃黏膜。此外,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剂量和用药频率,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最后,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同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使用。总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前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了解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并尽量避免禁忌症。同时,注意正确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避免对药物进行任意处理。此外,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到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药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1598阅读 2023-09-29

情绪是主要的心律失常病因诱发因素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异常,可以是心率过快、过慢、不规则,或心脏跳动的节奏异常。虽然有多种因素可以引发心律失常,其中情绪被认为是主要的病因之一。 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包括愉快、悲伤、愤怒、紧张等种种感受。这些情绪都与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对心脏的影响也因此而来。当人们处于强烈的情绪波动中时,身体会释放出大量的应激激素,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直接影响心脏的节律。 情绪波动可能导致两种主要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人的心脏脏将会被激发,心跳加速。心动过速可使心脏过多地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这将增加心脏的负担,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相反,当人们处于情绪低落或紧张的状态时,心率常常降低。心动过缓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心脏泵出的血量减少,从而引发眩晕、乏力或晕厥等症状。 另外,情绪的持续波动也可以导致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引起心律失常。这是因为情绪的轮转会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影响心脏的节律控制。研究表明,长期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和副交感神经抑制的不平衡,从而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因此,对于那些易怒、焦虑或受到强烈情绪波动影响的人,他们更容易患上心律失常。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积极管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学会放松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这些都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 此外,定期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和烟草危害,也是预防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心脏的健康和稳定,从而减少情绪波动对心律的不良影响。 总之,情绪是引发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之一。人们应该重视情绪管理,积极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调节情绪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够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保持心脏的健康和稳定。

1244阅读 2023-09-22

老人突然中风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中风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原因: 1. 高血压:高血压是老年人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直接损害脑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降低血管的弹性和抵抗力,易发生脑血管病变,最终导致中风。 2. 动脉粥样硬化:老年人的动脉血管壁逐渐硬化、变薄,易形成脑血栓或脑血管瘤等病变,增加了发生中风的风险。 3. 心脏病: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病如心脏瓣膜病变、心律失常、冠心病等,会使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脏内血栓形成,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导致中风。 4. 高血脂:老年人血脂异常,特别是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血管斑块,使脑部供血不足,引起中风。 5. 糖尿病: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其他危险因素,同时也会引起血管病变,造成脑血管供血不足,增加了中风的风险。 6. 酗酒与吸烟:长期酗酒和吸烟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导致血管变得脆弱,易于破裂出血,甚至引发中风。 7. 缺乏锻炼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老年人缺乏锻炼、长期久坐、饮食高油腻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增加了中风的风险。 综上所述,老人突然中风的原因复杂多样,与年龄、基础疾病和生活方式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预防中风的发生,老年人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适当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远离烟酒,坚持适量的锻炼,增加身体活动,保持心情愉快,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定期进行体检。在发现任何中风的风险因素时,要及早采取措施控制,以降低中风的概率,保护老年人的健康。

224阅读 2023-09-22

儿童病毒性感冒发烧可吃这几种药
1.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扑热息痛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物,用于降低体温和减轻疼痛。它是儿童感冒发烧常用的药物之一,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推荐使用适当的儿童剂量,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2. 对氨基酚:对氨基酚是一种具有退热和镇痛作用的非处方药物,适用于治疗儿童的病毒性感冒发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应该是决定对氨基酚剂量的因素之一。同样,家长应该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适当的剂量。 3. 伊布丁:伊布丁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常用于缓解病毒性感冒发烧引起的头痛和其他轻度不适症状。与其他药物一样,儿童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医生建议的剂量给予。 除了药物,家长还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来帮助孩子缓解病毒性感冒发烧症状。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水分充足:病毒性感冒常伴随着发热和出汗,所以孩子的水分需要得到补充。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饮水量可以帮助保持水分平衡,同时帮助降低体温。 2. 休息:孩子在感冒发烧期间需要充分的休息来恢复体力。家长应该尽量安排孩子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让孩子过度疲劳。 3. 保持室内温暖舒适:将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有助于孩子的康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加重症状。确保房间通风良好,但又保持温暖,以帮助孩子舒适地休息。 4. 补充营养:在感冒发烧期间,儿童通常食欲不好。但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免疫系统。饮食中包含易消化的食物,如汤、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病毒性感冒发烧应及时就医,以确保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症状,给出最适合儿童的药物和治疗方案。家长在给儿童使用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避免因用药不当而造成其他不良反应。同时,注意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并及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217阅读 2023-09-22

脑中风后遗症是什么原因
脑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脑部受损,造成脑中风后遗症。脑中风后遗症指的是中风发作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长期并且不可逆转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失语、认知障碍和情绪变化等。脑中风后遗症的形成有多种原因。 首先,脑中风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是脑部供血不足。脑中风通常发生在脑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或者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栓塞等)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脑部供血不足会引起脑细胞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细胞死亡,从而导致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的丧失。 其次,脑中风后遗症的原因还包括脑部神经元损伤。中风发作时,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脑细胞缺氧,进而造成神经元的死亡或者损伤。这些损伤在脑中风后可能无法完全修复,从而导致脑中风后遗症的形成。神经元损伤会导致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受损。 此外,脑中风后遗症的形成还与脑部神经回路重建的难度有关。脑中风发作后,脑部可能会尝试重新建立受损神经回路,以恢复功能。然而,由于脑细胞损伤和修复过程的复杂性,神经回路的重建并不总是成功的。即使成功重建了某些回路,也可能与原来的神经回路存在不同,这会导致功能的改变和障碍。因此,脑中风后遗症的形成也与脑部神经回路的重建能力有关。 总之,脑中风后遗症的形成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脑部供血不足、脑部神经元损伤以及神经回路重建的难度是导致脑中风后遗症的主要原因。虽然目前无法完全逆转脑中风后遗症,但及早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已经患有脑中风的患者来说,积极的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107阅读 2023-09-22

骨质疏松有遗传倾向吗
遗传是指父母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女的过程。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患有骨质疏松的人,那么他们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就会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在骨骼发育和骨质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患有骨质疏松的人,那么他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将增加2到4倍。 许多基因已经被识别与骨质疏松有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与维生素D代谢相关的基因、与骨骼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与骨重建相关的基因以及与骨骼结构相关的基因。举个例子,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编码一种与维生素D结合的受体,它在骨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某些基因多态性会导致VDR对维生素D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影响骨密度的正常调节。此外,有研究还发现与骨骼生长调节因子和骨重建相关的基因也与骨质疏松的遗传倾向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遗传因素对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环境因素同样重要。例如,生活习惯,如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缺乏运动等都会对骨密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即使有遗传倾向,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仍然可以减少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与遗传倾向相关,但也受到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尽管有遗传风险,但通过科学的饮食搭配、适当的运动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预防骨质疏松,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骨健康。

87阅读 2023-09-22

什么叫做甲亢复发
甲亢复发是指患者在被治愈或进入缓解期后,再次出现甲亢症状或血液检查结果异常。甲亢复发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未能有效控制甲亢症状:甲亢复发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停药或治疗不当。有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可能会自行停药,而没有继续进行正规的治疗和监测。此外,如果治疗期间甲状腺激素的剂量过低或疗程不足,也可能导致甲亢复发。 2. 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甲亢复发可能与甲状腺的肿大或结节形成有关。有些甲亢患者在治疗后,甲状腺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大小,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肿大或结节。这些肿大的甲状腺组织可能会再次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亢的复发。 3. 自身免疫机制紊乱:甲亢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甲亢复发。免疫系统紊乱可能使甲状腺受到攻击,导致甲状腺功能再次亢进。 4. 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甲亢的复发。压力会导致激素分泌失调,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规律的饮食、缺乏睡眠和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增加甲亢复发的风险。 为了控制甲亢复发,患者需要合理规划治疗方案,并配合医生的定期复诊和血液检查。遵守医生的建议,准时服药是防止甲亢复发的重要步骤。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的休息和适量的运动也对控制甲亢复发至关重要。避免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减少甲亢复发的风险。 总之,甲亢复发是一种可能出现在甲亢患者身上的情况。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和体征,及时就医治疗。通过有效的治疗、定期检查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甲亢复发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92阅读 2023-09-22

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我们了解多少呢
首先,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骨折。这些骨折通常发生在腕部、脊椎和髋关节等容易受到外力作用的部位。骨折可能由于轻微的外伤或者没有明显原因而发生,甚至在日常活动中也可能发生。腕骨折、髋骨折和脊椎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最常见的骨折类型。 其次,骨质疏松患者常常会出现身高缩短或驼背的症状。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折,椎体压缩变形,造成脊柱弯曲或塌陷。这会导致患者身高缩短,脊柱弯曲,严重者可能出现驼背。 此外,骨质疏松还会引起骨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脊椎、髋关节和骨盆等部位。骨疼痛可能是由于椎体骨折或骨质疏松引起的骨骼结构受损而产生的。疼痛的严重程度和部位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是感到轻微不适,而有些人甚至无法忍受疼痛。 此外,骨质疏松还可能导致姿势不良和行动困难。患者可能会出现弯腰驼背的姿势,这是由于脊椎骨折和骨质疏松引起的。行动困难主要是由于骨骼结构的弱化和骨折,导致患者的运动能力受限。 最后,骨质疏松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易碎性指甲、牙齿松动和发生性功能减退等。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钙质流失和骨骼结构的改变所导致的。 总之,了解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这种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当的日常运动和定期检查骨密度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式。

116阅读 2023-09-21

哪些检查可以发现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搏动速率和节律异常,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以下是几种可以发现心律失常的常见检查方法。 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检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贴在胸部和四肢上的电极,记录下心脏电活动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形呈现。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Holter监测是将ECG设备通过胸带固定在身上,长时间记录心脏电活动。这种监测方法可以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可以记录平时难以被检测到的心律失常事件,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日常心脏情况。 3. 心脏超声(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它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和收缩能力等指标,并且能检测到一些心脏病变,如心肌缺血和心脏瓣膜病变,这些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 4. 心脏负荷试验:心脏负荷试验是通过运动或药物刺激来监测心脏在不同负荷下的反应。这种检查可以观察心电图和血压的动态变化,帮助医生了解心脏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情况,也可以评估心律失常的程度和发作频率。 5.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心脏MRI可以提供心脏的高分辨率图像,用于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它可以帮助了解心脏的缺血情况、心肌功能和心室扩大等情况,以及检测是否有导致心律失常的潜在病变。 6. 心脏电生理研究(EPS):心脏电生理研究是一种通过导管插入心脏进行的检查,目的是评估心脏内部电活动的问题。通过定位和刺激心脏组织,医生可以确定心律失常的起源和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可以发现心律失常的检查方法。每个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早期检测和诊断心律失常可以帮助提前进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心脏健康。

84阅读 2023-09-21

张静红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内科专业

简介:

擅长

内科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