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于信玲

于信玲 副主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中医科
心阴虚 心气虚 心血虚
上午
下午

08月03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8月04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8月05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8月06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8月07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8月08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08月09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原发性高血压的并发症包括
首先,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脏病和脑血管病。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心律不齐、心肌供血不足等心脏病变。此外,高血压还会损伤血管壁,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引发脑血管病变,如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其次,原发性高血压还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脏并发症。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肾小动脉、肾小球和肾小管,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肾功能减退甚至慢性肾脏疾病。肾脏并发症的表现可以包括尿频、尿量减少、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此外,原发性高血压还可能导致眼部并发症。高血压会引起视网膜血管病变,如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和黄斑水肿。这些病变会影响视网膜的正常血液供应,导致视力模糊、眼前飞蚊症、视觉缺损等视觉问题。 此外,原发性高血压还可能引发其他重要的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动脉瘤、骨质疏松等。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表现为胸痛、心悸等症状。心力衰竭则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心脏无法发挥正常的泵血功能,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与多种并发症密切相关。这些并发症涉及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肾脏、眼睛等。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非常重要,早期干预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患者也应该加强自我管理,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6阅读 2023-08-15

心悸属于心脏病吗
虽然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心脏病。事实上,心悸可以由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包括生理的、情绪的和外部刺激的变动。在年轻健康的人中,心悸通常是无害的,可能是由于运动、焦虑、紧张、喝咖啡或饮用刺激性饮料等引起的。在这些情况下,心悸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消失,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然而,心悸也可能是心脏病的症状之一。心脏病是一组引起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当心脏受到损害时,它的跳动可能会变得不规则或不协调,导致心悸的出现。此外,心脏病还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气促、乏力等。如果心悸持续时间较长,伴随其他症状或频繁发作,那么就有必要寻求医生的帮助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鉴别心悸是否与心脏病有关的方法主要涉及临床评估、心电图和血液检测。医生会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的详细情况,并对心脏进行体格检查。此外,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尤其是检测心律不齐或心脏缺血的迹象。血液检查可以帮助评估心脏肌肉是否受损,以及查找其他可能与心悸有关的异常。 总体而言,心悸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心脏病。对于年轻健康、没有其他症状的人来说,心悸很可能是无害的。然而,当心悸持续时间较长,伴随其他症状或频繁发作时,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它是否与心脏病有关。及早发现并处理心脏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甚至威胁生命。最佳的做法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接受体检,以及在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时及早就医。

128阅读 2023-08-14

脚踝韧带损伤走路疼
脚踝韧带损伤通常会导致走路时的疼痛。患者往往会感觉到脚踝周围的不适和疼痛,特别是在行走、跑步或站立时。疼痛可以从轻微的刺痛到剧烈的疼痛不等。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脚踝肿胀、红肿、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脚踝韧带损伤的治疗通常包括保护、止痛、冰敷、按摩和适当的休息。患者在行走时应尽量减少对脚踝的负荷,可以借助助行器或拐杖来减轻疼痛。同时,局部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韧带的修复。另外,定期休息对于韧带损伤的康复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让韧带愈合和增强。 另外,物理治疗也是脚踝韧带损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包括疼痛缓解、肌肉强化、平衡训练和运动康复等。通过适当的物理治疗,患者可以恢复脚踝的功能和稳定性,减轻走路时的疼痛感。 此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非常重要。患者在穿鞋时应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高跟鞋或狭窄的鞋款,以免对脚踝产生额外的压力。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的站立或行走,以免加重脚踝韧带的负担。 脚踝韧带损伤的治疗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配合物理治疗的进行。同时,注意休息和保护受伤的脚踝,避免过度负荷和再次受伤。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恢复脚踝的功能和稳定性,让走路时的疼痛感逐渐减轻,实现康复的目标。

155阅读 2023-08-14

心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情绪因素是心悸的常见原因之一。当人们处于紧张或兴奋状态时,心脏往往会加速跳动。这是因为当心情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肾上腺素,引起心脏跳动加速。而且,焦虑和紧张也会导致心血管收缩,进一步加快心脏跳动。 过度劳累也可能导致心悸。长时间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会使人的心脏持续工作,引起心肌疲劳。此外,身体过度消耗产生的酸性代谢废物也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悸。 运动过度也是导致心悸的常见原因之一。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肌需供血量增加,导致心脏相应加快跳动,以满足身体需求。然而,如果运动过度,即超出身体负荷范围,会导致心脏过度劳累,出现心悸。 饮食过量也可能引发心悸。摄入大量的咖啡因、酒精或辛辣食物会导致血管扩张,心脏过度兴奋,产生心悸的感觉。 对于心悸症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首先,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心理放松训练、瑜伽和冥想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改善情绪状态,进而减少心悸。其次,要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避免过量饮食,尤其是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的摄入。规律的运动也是缓解心悸的好方法,但要避免过度运动。 如果心悸症状持续存在且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心悸的确切原因。治疗方法也会根据原因而定。例如,如果心悸是由焦虑或抑郁引起的,可能需要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而对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悸,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总之,心悸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通过情绪调节、适当休息、饮食调节和规律运动来缓解。但对于复杂的心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预防心悸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保持心情的稳定和放松。

115阅读 2023-08-14

儿童心悸能治愈吗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心悸通常是一种无害的身体反应,可能与生理刺激、情绪激动、运动等因素有关。在很多情况下,儿童心悸是暂时的,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此外,儿童心脏本身发育不完全,心跳规律性可能会有所差异,这也是儿童心悸出现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经常出现心悸的儿童来说,无需过度担心,但仍需及时就诊,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引起的心悸症状。 其次,治疗儿童心悸的方法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出现的频率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对于轻度和偶发的心悸症状,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相反,儿童应该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激烈运动,同时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对于严重和持续的心悸症状,应该及时就诊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病因,并给予合理的治疗建议。 此外,在治疗儿童心悸时,家长的合理指导和支持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并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和心态。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鼓励他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 总的来说,儿童心悸是一个常见且多样化的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不需要过度担心。对于轻度和偶发的心悸症状,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调节来改善。对于严重和持续的心悸症状,则需要及时就诊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家长的支持和合理指导对于儿童的心理建设和健康发展也非常重要。因此,在面对儿童心悸问题时,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与专业医生沟通并寻求帮助。

146阅读 2023-08-14

髌骨韧带损伤多久能好
首先,髌骨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会影响康复的时间。髌骨韧带损伤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轻度扭伤、中度韧带拉伤和严重韧带撕裂。轻度扭伤和中度韧带拉伤通常能通过保护和休息来自愈,需要约4-6周的时间。严重的韧带撕裂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并且需要更长时间来康复,通常需要3-6个月。 其次,个体的治疗反应和遵循康复计划的程度也会影响恢复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病人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疼痛和肿胀,如使用冰敷、局部按摩和热敷等。此外,康复过程还包括肌肉锻炼、髌骨稳定性训练和物理治疗等。只有病人认真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并按时进行治疗,才能提高康复的效果并尽快康复。 最后,个体差异也会对康复时间产生影响。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恢复能力和康复过程中的进展都是不同的。一些人可能会在康复期内更快地恢复,而其他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个体差异需要在康复过程中得到重视,并根据个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总结起来,髌骨韧带损伤的康复时间因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和个体差异而异。通常情况下,轻度扭伤和中度韧带拉伤需要约4-6周的康复时间,而严重的韧带撕裂可能需要3-6个月。然而,无论损伤的严重程度如何,病人都应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并遵循医生或康复师的治疗建议,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只有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适当的休息,才能尽快康复,并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

161阅读 2023-08-14

心悸是啥感觉
当我经历心悸的时候,总是能感觉到心脏像是在胸腔中剧烈撞击的鼓膜。每一次的跳动都似乎要敲破胸腔,让整个身体都震颤起来。有时,心悸的持续时间较短,但有时却会持续数分钟。在这几分钟里,我的心跳声似乎比呼吸声还要响亮,不停在我耳边回响。我感到整个身体都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好像心脏随时都可能跳出胸膛。 在心悸的时候,我常常感到自己的心跳速度明显加快。不管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还是在紧张的情绪下,我的心脏总是加速得像是要逃离一样。这种速度之快让我有时都感到不可控制,就像是一个剧烈跳动的鼓机。心脏急促的跳动往往让我感到气喘吁吁,甚至有时会出现轻微的头晕和胸闷感。 心悸还常常伴随着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因为我无法预测心脏何时会跳动得异常,这种不确定性就像是一只无声的恶魔悬挂在我头顶。每当心脏开始异常跳动,我就会感到无法控制的恐惧和紧张。这种情绪会进一步加剧心悸的感觉,构成一种恶性循环,让我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焦虑状态。 尽管心悸是一种令人不适的感觉,但我明白它可能是身体在发出一种保护的信号。正常的心脏跳动是因为身体需要血液循环,为组织和器官供应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然而,某些因素如焦虑、紧张、缺乏睡眠、过度劳累、过度咖啡因摄入等,可能会导致心脏跳动得过快或不规律。 为了缓解心悸,我会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首先,我会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其次,我会适量锻炼身体,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我也会注意饮食,减少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果心悸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我会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心悸虽然令人不适,但它也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有效的管理,我相信我可以控制好自己的心悸,让身心得到更好的平衡和健康。

125阅读 2023-08-14

滑膜炎和韧带损伤的区别
首先,滑膜炎是指滑膜组织受到炎症的影响。滑膜是一种覆盖关节内侧的组织,它负责保护关节和减少摩擦。滑膜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周围的疼痛、肿胀和发热等。常见的滑膜炎包括膝关节滑膜炎、肩关节滑膜炎等。滑膜炎可以由于感染、创伤、过度使用或身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引起。治疗滑膜炎的方法通常包括休息、应用冰敷或热敷、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 与之不同,韧带损伤是指韧带组织发生断裂、拉伤或变形。韧带是连接骨骼的弹性组织,起到稳定关节和防止过度伸展或扭曲的作用。韧带损伤常见于运动或剧烈活动中,如足踝扭伤、膝盖前交叉韧带损伤等。韧带损伤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听到关节“咔嗒”声。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可以从韧带的拉伸到部分断裂、完全断裂不等,通常需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进行确诊。治疗韧带损伤的方法包括休息、冰敷、绷带固定、物理治疗以及韧带修复手术等。 总体而言,滑膜炎和韧带损伤均属于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但两者在症状和治疗方法上有一些区别。滑膜炎主要表现为关节周围的疼痛、肿胀和发热,而韧带损伤则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听到关节“咔嗒”声。治疗滑膜炎的方法通常包括休息、冷热敷、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而治疗韧带损伤则需要考虑固定或修复韧带组织。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早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加强锻炼以及遵循运动规范也有助于预防这两种运动损伤的发生。

224阅读 2023-08-14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调节血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常存在交感神经活性增高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的现象,这些失衡的调节机制可能导致血压持续升高。 2. 血管收缩调节障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血管往往存在异常的收缩反应,导致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这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及内皮因子紊乱有关。 3. 盐负荷和水钠潴留:体内水钠平衡和肾脏对盐的排泄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伴有盐敏感性和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和血管容积扩张,进一步增加了血压。 4. 细胞内钙平衡失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细胞内钙处理异常,导致平滑肌的收缩力增加,血管紧张性增加,从而增加了血压。 此外,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逐渐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室肥厚进一步增加了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风险,如心脏病、中风等。 总而言之,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理是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衡、血管收缩调节障碍、盐负荷和水钠潴留以及细胞内钙平衡失衡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最终导致慢性持续性血压升高。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病理特征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62阅读 2023-08-14

日光性皮炎怎么治疗
针对日光性皮炎的治疗方法如下: 1. 避免阳光暴晒:对于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来说,必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尤其是在强烈的阳光下。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活动,或戴上宽檐帽、遮阳伞等遮挡阳光的物品。 2. 使用防晒霜:将防晒霜涂抹在易受紫外线照射的皮肤上,可以有效阻挡紫外线的入侵。选择SPF指数高、UVA和UVB都具备防护作用的防晒霜。每隔2-3个小时需要重新涂抹,特别是在出汗或接触水后。 3. 冷敷:当出现酒糟鼻、红斑、水泡等症状时,可以用浸湿的干净毛巾或纱布进行冷敷,缓解瘙痒和疼痛感。 4. 局部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外用激素类药膏来缓解瘙痒和炎症。但激素类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发皮肤病变。 5. 免疫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无法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免疫调节剂的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增强皮肤的耐受力,减少对紫外线的过敏反应。 6.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日光性皮炎是由于气血失调、脾胃功能虚弱引起的。在中医的治疗中,可以选择补益气血、调理肝脾胃的草药方剂进行治疗。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健康饮食、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 2. 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 3. 穿着透气、宽松的衣物:避免紧身、合成纤维的衣物,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有助于防止皮肤过敏。 总之,日光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但是通过避免阳光照射、使用防晒霜、局部药物治疗以及改善生活习惯等措施,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严重或无法缓解,建议尽早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指导。

114阅读 2023-08-14

于信玲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