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于信玲

于信玲 副主任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中医科
心阴虚 心气虚 心血虚
上午
下午

08月06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8月07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8月08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08月09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08月10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8月11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8月12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依据是什么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表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感染性上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的喘息、喘鸣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有时会在夜间或运动后加重,伴有咳嗽、胸闷和肺功能下降等。 2.家族史:有家族史的小儿更容易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那么患病的风险会增加。 3.过敏反应:过敏原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患儿对各种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的皮内或皮肤应激试验阳性,提示其存在过敏体质,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 4.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测试是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键手段之一。包括峰流量测定、肺功能试验和运动耐量测试等。这些测试能有效评估患儿的肺部功能,发现支气管狭窄和气流受限情况。 5.镜下检查: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支气管黏膜可出现过敏性炎症改变。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或支气管灌洗,可以观察到黏膜水肿、黏液栓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改变。 6.疗效观察:适当的药物治疗是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不可或缺的一项。激发试验或治疗性试验是一种既能验证支气管哮喘诊断,又能评估治疗效果的方法。通过对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患儿症状的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可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依据包括患儿的症状表现,家族史,过敏反应,肺功能检查,镜下检查和疗效观察。医生通常会结合多种方法进行诊断,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对于确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及时筛查过敏原并提供合适的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是控制病情和预防发作的关键。同时,患儿和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医生,合理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136阅读 2023-08-17

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最新
首先,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需要患儿有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特定的触发因素下发生,例如感染、过敏原暴露或运动等。患儿通常有早晨咳嗽、夜间咳嗽或咳嗽持续超过四周以上的病史。 其次,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还需要有气道高反应性的证据。气道高反应性可通过肺功能测试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肺功能试验(如肺活量、FEV1/FVC比例等)和支气管激发试验(如甲酚酸哮喘试验)。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气道狭窄的程度,对判断小儿是否患有支气管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必要时,可以进行其他辅助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性疾病。例如,可以进行变应原皮试或特异IgE检测以评估过敏原暴露是否与病情发作相关。还可以进行胸部X线、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最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还需综合家族史、分析治疗试验的疗效等因素。如果患儿的近亲中有支气管哮喘患者,或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下有明显症状改善,则支持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总的来说,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在临床上既需综合考虑患儿的症状、体征,又需要依靠相关实验室检查的结果。通过符合上述标准,可以尽可能准确地诊断小儿支气管哮喘。及早确诊并进行规范治疗对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51阅读 2023-08-17

脚背韧带损伤怎么办恢复快
首先,休息是关键。当脚背韧带损伤发生时,停止进行任何会增加疼痛和伤害的活动是必要的。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让韧带有时间修复和康复。为了减轻疼痛,可以使用冰块敷在受伤处,每日两到三次,每次10到15分钟。 其次,适度地压迫和提升受伤区域也能够促进恢复。使用压缩绷带或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以减少肿胀和疼痛。提高受伤部位能够帮助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并促进伤口愈合。在休息期间,尽量不要进行重量负荷过重的活动。 同时,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和物理治疗也是促进脚背韧带损伤恢复的重要环节。康复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脚背韧带周围的肌肉,增加其稳定性和灵活性。一些常见的康复运动包括趾上提和趾下踏、脚跟提和脚趾踮等。此外,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按摩和超声波等方法帮助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除了以上措施,特别重要的是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如非类固醇消炎药。有时,辅助装置如鞋垫或支具也可能会被推荐。此外,如果损伤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对于脚背韧带损伤,恢复快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确的处理和正确的康复措施。及时休息和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适当压迫和提升受伤部位有助于恢复。康复运动和物理治疗能够增强周围肌肉和促进愈合。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综合治疗,很多人能够尽快恢复并重新进行他们热爱的活动。最后,保持良好的体形和正确的运动技巧也是预防损伤的重要步骤。

170阅读 2023-08-17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诊断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诊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道通畅不足:气道狭窄是儿童支气管哮喘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之一。气道狭窄会导致呼吸困难,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气道通畅。护士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呼吸频率、皮肤颜色以及呼吸音等来评估气道通畅度,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吸氧、气道湿化、清除分泌物等措施。 2. 活动耐受力降低:由于气道狭窄和呼吸困难,儿童支气管哮喘往往导致活动耐受力降低。护士可以观察儿童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心动过速等反应,评估其活动耐受力。并针对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活动计划,如适度运动、休息等。 3. 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监测:儿童支气管哮喘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护士要按照医嘱给儿童合理用药,并密切监测儿童的病情变化。同时,护士还要对儿童的用药方法进行指导,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 家庭教育和自我管理:家庭的支持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护理非常重要。护士可以向家长和儿童传授关于支气管哮喘的知识,如诱发因素的避免、呼吸锻炼和呼吸道保护的方法等。家庭教育还包括儿童和家长学会使用吸入器等设备,并了解急救措施,以应对发作时的紧急情况。 总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诊断包括对气道通畅不足、活动耐受力降低、药物治疗和监测以及家庭教育和自我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干预。护士在日常工作中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供最佳的护理。同时,护士还要与医生和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气管哮喘护理服务,促进其康复与生长发育。

277阅读 2023-08-17

造成心慌心悸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心悸可能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一些身体状况或疾病可能会导致心悸的出现。例如,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导致心悸的生理问题,它是心脏节律异常的结果,导致心脏跳动速度过快或不规律。其他一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也可能引起心悸的感觉。此外,体力活动过度、应激反应、消化不良以及某些药物和化学物质的使用也可能成为心悸的原因。 其次,心悸也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情绪波动、焦虑和紧张等情绪状态常常会引起心悸的感觉。当我们处于紧张或恐惧的状态时,交感神经会被激活,导致心脏跳动加快和加强,进而产生心悸的感觉。此外,长期的焦虑和抑郁也可能引起心悸。这种心理引起的心悸多半是暂时性的,一旦缓解了情绪状态,心悸感往往会减轻或消失。 最后,个人生活习惯也可能影响心悸的出现。过度的咖啡因摄入(如咖啡、茶和碳酸饮料)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心脏跳动加速和心悸的感觉。此外,酒精和尼古丁也可能导致类似的心悸感。压力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造成心悸。 鉴于心悸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在面对心悸问题时应该积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首先,如果心悸持续时间较久或症状较严重,应尽快就医,以确定是否存在严重的生理疾病。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避免过量使用咖啡因和酒精,保持合理的运动量,调整心理状态等。此外,放松技巧和减压方法也可能有助于缓解和减轻心悸的感觉,例如深呼吸、舒缓音乐、瑜伽等。 总之,造成心慌心悸的原因有很多,从生理原因到心理原因、从疾病到生活习惯都可能造成这种不适感。了解并识别这些原因,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减轻心悸感的关键。如果症状持续或严重,建议尽快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

150阅读 2023-08-17

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后果
首先,原发性高血压是造成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使得心脏肌肉变得僵硬和扩张,最终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心脏病。此外,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和动脉瘤等。这些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其次,原发性高血压还会严重影响肾脏功能。高血压会影响血液进入肾脏的量和速度,导致肾小球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肾脏的排毒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功能。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衰竭,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此外,原发性高血压还会对眼睛和神经系统产生严重影响。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视网膜的毛细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和视力下降。高血压还可能引起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还与老年痴呆、认知功能下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除了对身体的影响外,原发性高血压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患者可能会因为长期用药、限制饮食、减少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感到不便和不舒适。高血压还会增加患者的压力和焦虑,影响其情绪和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脏功能损伤、眼睛和神经系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重视高血压的防治,通过合理调整生活方式、规律用药和定期检查等手段来控制血压,降低相关的健康风险。

123阅读 2023-08-17

脂溢性皮炎痒的厉害怎么办
首先,保持皮肤清洁是非常重要的。病情严重时,可使用温和的洗液清洁患处,尽量避免使用肥皂或者洗面奶等对皮肤过于刺激的产品。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过度摩擦。 其次,合理的饮食也能缓解痒症。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西红柿等,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此外,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酒精等刺激物,以免加重皮肤瘙痒。 第三,使用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是必要的。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奥氯雷他定或氯雷他定。这些抗过敏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皮肤瘙痒,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需要使用更强效的外用药物,如0.1%倍他米松乳膏或者0.1%氢化可的松乳膏。这些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抗炎、抗痒作用。 此外,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脂溢性皮炎好发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因此,如果家里空气湿度过大,可以开启空调或者使用除湿机,以保持室内空气的干燥。 另外,避免过度抓挠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瘙痒让人难以忍受,但是过度抓挠只会加重病情。可以选择轻轻拍打或者用清凉的湿毛巾敷在患处,以缓解瘙痒。 总之,当脂溢性皮炎痒得厉害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缓解症状。保持皮肤清洁,注意饮食调理,合理使用药物,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过度抓挠,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脂溢性皮炎的痒症。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者长时间不缓解,应该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及早治疗,更能提高病情的控制水平。

142阅读 2023-08-17

治疗心悸的药
治疗心悸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和抗焦虑药。 在这些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心悸的首选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肾上腺素对心脏β受体的作用,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负荷,从而缓解心悸症状。β受体阻滞剂通常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类。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心脏β1受体,对心悸的疗效更为明显;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和β2受体均起作用,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等副作用,不适合有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使用。 钠通道阻滞剂是另一类可以用于治疗心悸的药物。它们通过阻断心肌细胞的钠通道,延长心肌细胞去极化的时间,减少心脏电位的生成,从而减轻心律不齐,减缓心脏跳动速度,缓解心悸。 抗焦虑药也可以用于治疗心悸,尤其是那些由于焦虑和紧张情绪引起的心悸。抗焦虑药主要通过增加大脑中的γ-氨基丁酸(GABA)浓度,提高GABA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缓解心悸症状。 然而,治疗心悸的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那些有心动过速、心力衰竭或低血压的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心悸的药物。此外,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的指导使用,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避免药物滥用或依赖。 除了药物治疗,对于轻度心悸,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管理的措施来缓解症状,如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锻炼身体,避免过度劳累和焦虑情绪。 总的来说,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症状,但对于那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来说,我们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药物来治疗心悸。β受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和抗焦虑药是常见的治疗心悸的药物选择。但在使用药物时,需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和依赖。此外,患者还应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管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24阅读 2023-08-17

原发性高血压能治愈吗
首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点是控制和降低血压水平。医生常规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史,推荐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并且对于稳定血压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另外,调节生活方式也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均衡饮食是一个关键因素,限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此外,适量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骑车、游泳等。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干预手段,可以有效帮助降低血压。 并且,定期的血压监测和随访也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自己的血压数据,及时调整药物的用量和种类,以及了解生活方式的影响,对于稳定血压至关重要。 然而,我们也需要明确地指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并没有完全的治愈方法。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但并不能让血压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按医嘱服药,同时注意减少血压的危险因素,以保持血压的稳定。 总之,虽然原发性高血压不能被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调节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于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治疗和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并向医生咨询和寻求帮助,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115阅读 2023-08-17

特应性皮炎最忌讳吃什么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过敏反应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一些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导致或加重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因此,在饮食上注意一些忌讳,对缓解症状和预防发作非常重要。 首当其冲,特应性皮炎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海鲜、坚果、鸡蛋、牛奶、大豆等。这些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触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皮炎的症状加重。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引入,观察是否引发了病情的恶化。 其次,特应性皮炎患者应该减少或避免摄入高糖食物和饮品。高糖饮食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失调。研究显示,高糖摄入与特应性皮炎的发作有关。因此,患者应尽量选择低糖食物,避免过多摄入糖分,例如糖果、甜点、饮料、糕点等等。 此外,特应性皮炎患者还应该远离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中的辣椒素成分容易引发皮肤痒症,并导致皮炎的发作。因此,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胡椒等应被患者避免或限制摄入。 酒精和咖啡因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说也是禁忌。酒精和咖啡因含有刺激性物质,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和瘙痒。此外,它们还可能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皮炎症状加剧。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 在饮食上,特应性皮炎患者还应注意避免食用添加剂和人工调味品。这些食物中常含有化学物质和防腐剂,容易激发过敏反应和皮炎症状。因此,选择新鲜、天然、无添加的食物是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首选。 总结起来,特应性皮炎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过敏原、高糖食物、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尽量远离添加剂和人工调味品。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水平。除了注意饮食,特应性皮炎患者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期早日康复。

135阅读 2023-08-17

于信玲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

擅长

中医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