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生康官网

权威医生

查疾病 找医生 预约挂号
关传梅

关传梅 医师

权威医生

出诊医院/科室: 亿生康互联网医院 内科
老年甲状腺癌 低血糖综合征
上午
下午

07月13日

星期日

预约
预约

07月14日

星期一

预约
预约

07月15日

星期二

预约
预约

07月16日

星期三

预约
预约

07月17日

星期四

预约
预约

07月18日

星期五

预约
预约

07月19日

星期六

预约
预约
*出诊时间源于线上第三方公共信息,如需挂号请前往医院官网或电话咨询
咳嗽家长如何诊断
首先,家长应该观察咳嗽的表现形式。咳嗽可以分为干咳和有痰咳两种。干咳是指没有痰液伴随的咳嗽,常常是由感冒、过敏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有痰咳则是指咳嗽时有痰液排出,可能是由于支气管炎、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导致的。观察咳嗽的性质可以帮助家长初步判断咳嗽的原因。 其次,家长还需要留意孩子的其他症状。鼻塞、流鼻涕、喉咙痛、发烧等症状常常伴随着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而胸闷、气促、咳痰带血等症状则可能提示肺部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存在。了解孩子的全貌可以对咳嗽的原因提供更多线索。 此外,家长还应该考虑孩子的病史。孩子是否有过呼吸道敏感、哮喘等疾病?是否曾经接触过有传染性疾病的人?了解孩子的病史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咳嗽原因的范围。 对于干咳的情况,家长可以先尝试一些基本的疗法,比如适度的休息、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帮助孩子缓解症状。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有痰咳的情况,家长可以通过观察痰液的颜色、质地和气味来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浓黄色或绿色的痰液可能表明存在细菌感染,而清亮或白色的痰液则可能是病毒感染所致。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并在需要时就医咨询。 总之,在面对孩子咳嗽时,家长应该综合考虑咳嗽的形式、伴随症状和病史等因素,以帮助自己进行初步的诊断。然而,家长并非医生,只有专业医生才能给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因此,在任何时候,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咳嗽症状感到不安或担忧,都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134阅读 2023-09-16

介绍造成食管炎的几种原因
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红肿、溃疡等病变的疾病。食管炎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不当、胃食管反流、药物刺激等。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原因。 首先,饮食不当是造成食管炎的重要原因之一。过于辛辣的食物、过烫的饮食、高脂肪食物等对食管黏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摄入这些食物会导致食管黏膜受损。此外,频繁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精等,也容易导致食管炎的发生。因此,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有助于预防食管炎。 其次,胃食管反流是导致食管炎的常见原因。胃酸能够刺激食管黏膜,长期胃食管反流会导致食管炎的发生。胃食管反流常见于胃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蠕动功能减弱等疾病。此外,过饱、长时间保持弯腰或平卧姿势、肥胖等因素也会增加反流的风险。因此,定期就餐,避免过饱,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减少胃食管反流引起的食管炎。 此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食管炎的发生。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大剂量维生素C等药物,长期使用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发食管炎。此外,口服药物过快、吞咽困难或合并食管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药物残留在食管中,进而刺激黏膜,引发炎症。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避免药物过快进入食管。 综上所述,食管炎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不当、胃食管反流、药物刺激等。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安排,远离辛辣刺激性食物;合理用药,遵循医嘱,避免药物刺激;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长时间保持弯腰或平卧姿势;避免过饱,定期就餐。只有合理调节生活习惯,才能预防食管炎的发生,保护食管健康。

115阅读 2023-09-16

大面积脑梗塞怎么办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如果出现大面积脑梗塞,将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及时的处理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应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方法。 首先,在发现大面积脑梗塞的症状后,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大面积脑梗塞病情危急,需要专业医务人员的干预。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时,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 让患者保持安静,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移除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的物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等风险。 2. 大面积脑梗塞可能伴随严重的疼痛和脑部功能障碍。使用冷敷可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但需要注意冷敷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刺激。 3. 如果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可以给他口服一些解痛药物,如扑热息痛等。但需要确保患者没有过敏史和禁忌症。 4.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可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记录下疼痛的程度、位置和其他症状的改变,这将有助于医务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状况。 一旦急救人员到达,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情况下,大面积脑梗塞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溶栓治疗:如果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较早且符合条件,医务人员可能会采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溶栓药物可以溶解掉血管内的血栓,恢复血液流动,减少神经损伤。 2. 血流重建:在大面积脑梗塞中,有时血管阻塞较为严重,需要进行手术介入或开颅手术等血流重建的治疗。 3. 康复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通常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面对大面积脑梗塞,我们应该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时,要保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医务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溶栓治疗、血流重建和康复治疗等。早期的干预和有效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同时,预防脑梗塞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的饮食结构将能够减少脑梗塞的风险。

128阅读 2023-09-16

咳嗽早期症状有哪些
首先,咳嗽开始时可能是一种干咳。干咳指的是咳嗽时没有伴随着痰的咳嗽。当我们感觉喉咙有刺激感或者发痒时,我们经常产生干咳的冲动。这种咳嗽在病毒感染初期较为常见,因为此时体内尚未产生足够的痰,而干咳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刺激物。 其次,咳嗽的早期症状还包括咳嗽时可能感到喉咙疼痛或者发炎。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喉部炎症引起的,当喉咙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时,喉部组织会发炎,导致疼痛。这种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感冒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如声带炎或气管炎等。 此外,咳嗽的早期症状还包括咳嗽时有少量的痰或者痰的颜色发生变化。当痰逐渐增多时,咳嗽也会逐渐变得湿润。如果痰的颜色发生变化,如变得黄绿色,这可能意味着痰内含有细菌,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咳嗽早期症状还包括咳嗽的频率和强度的改变。当咳嗽开始出现时,往往是间歇性的,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病毒或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总而言之,咳嗽的早期症状包括干咳、喉咙疼痛、痰的改变以及咳嗽频率和强度的改变。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如休息、保暖、多喝水等,以促进自身康复。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超过一周,建议寻求医生的帮助,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

112阅读 2023-09-16

脑梗塞有哪些常见的发病原因
1. 血管病变:动脉硬化是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会逐渐硬化和狭窄,形成血管壁斑块。当斑块随血液流动到脑动脉时,会堵塞脑血管,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脑梗塞。 2.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壁产生损伤,导致动脉硬化和血管内膜增厚,血管通透性降低。同时,高血压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容易导致心脏病变。这些因素都会加剧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3. 糖尿病:高血糖可以损伤血管内膜,造成血管堵塞。此外,糖尿病还会引起血脂异常,增加斑块形成的机会。因此,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发生脑梗塞。 4. 高血脂:高胆固醇和高三酸甘油酯是血管内斑块形成的重要成分。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过高时,容易导致血管阻塞和动脉硬化,从而引发脑梗塞。 5. 烟草和酒精: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会损害血管内膜,增加斑块形成的风险。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可使血液中的脂肪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进一步加剧血管病变。 6. 心脏病:心脏病患者常会因心脏功能不全而导致血液不畅,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以随血液流动到脑部,造成脑血管堵塞,引发脑梗塞。 7. 高龄和家族遗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壁变薄,弹性减弱,易于受损。因此,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脑梗塞。此外,家族遗传因素也会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总之,脑梗塞的发病原因涉及血管病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烟草和酒精、心脏病、高龄和家族遗传等多种因素。为了预防脑梗塞的发生,我们应该注重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戒烟限酒,控制血脂水平,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定期进行体检以及及时治疗慢性疾病等。

137阅读 2023-09-16

怎么样改善失眠症
失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睡眠问题,它可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许多人可能会因为无法入睡或者频繁醒来而感到疲惫不堪。然而,有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失眠症,带来更好的睡眠质量。 首先,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是改善失眠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天都尽量保持相同的睡觉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或假期也要遵循这一时间表。这样可以帮助调整我们的生物钟,使身体更容易入睡和醒来。 其次,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解决失眠问题的必要条件。确保卧室安静、黑暗、凉爽、通风良好,并且床铺舒适。可以使用窗帘、眼罩、耳塞等工具来阻挡噪音和光线。此外,避免在床上做其他活动,比如看电视或使用手机,以使床与睡眠紧密联系。 同时,放松身心也是缓解失眠的关键。在睡觉前几个小时内,避免饮用咖啡因或含糖饮料,因为它们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难以入睡。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选择一些对身体和心灵放松的活动,如泡温水澡、听轻音乐、阅读书籍或进行冥想。此外,规定一个固定的放松时间,比如阅读一本书或听柔和的音乐30分钟,以帮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 如果以上方法仍然无法改善失眠症,就可以考虑采用一些非药物的技巧来促进睡眠。例如,可以尝试睡前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先从头部开始,逐渐松弛到脚部,以帮助放松身体。还可以通过深呼吸或冥想来减轻紧张情绪和焦虑感。此外,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健康的睡眠,但最好在晚间两小时前停止锻炼,以免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总之,改善失眠症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并采取一些放松身心的技巧。只要我们能够坚持这些方法,相信会有显著的改善。如果失眠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适合的治疗方案。

133阅读 2023-09-16

失眠症怎么调理最好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问题。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被困扰着失眠。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调理失眠症,以获得良好的睡眠。 首先,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是解决失眠问题的关键。我们应该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建立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建立一个健康的睡眠习惯,逐渐调整内部生物钟,使身体能够适应固定的睡眠时间。 其次,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也是重要的。保持卧室的整洁和安静,确保温度适宜,避免太亮或太暗的灯光,尽量减少噪音的干扰。另外,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使身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撑和放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第三,饮食和营养也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避免在睡觉前大吃大喝,尤其是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糖分。咖啡因刺激神经系统,导致兴奋和难以入睡。相反,饮用一杯温牛奶或热茶,具有镇静作用,并且某些食物,如香蕉、杏仁和燕麦等,富含有助于睡眠的营养成分。此外,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食,对于调理失眠也有积极的影响。 第四,减轻压力和焦虑也是改善睡眠问题的重点。人们常常在入睡前感到紧张和担忧,这会影响到睡眠质量。有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温水泡脚等,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体和大脑的放松。此外,进行适度的身体运动也有助于释放身体的压力和疲劳,提高睡眠质量。 最后,如果以上调理方法无法缓解失眠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也是很重要的。医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提供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案,帮助恢复良好的睡眠。 总而言之,失眠症是一个常见的睡眠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改善睡眠环境,调整饮食和营养,减轻压力和焦虑,来调理失眠症。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恒心,逐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以获得健康、高质量的睡眠。

107阅读 2023-09-16

急性肠胃炎的食疗方法
首先,患者应该避免食用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蒜、洋葱等。这些食物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加重患者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应该避免碳酸饮料、咖啡、酒精等刺激性的饮品。 其次,患者应该增加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摄入,如米汤、粥、稀饭等。这些食物不仅容易消化,而且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此外,患者还可以适量食用面条、面饼等软食,但要尽量减少油脂和调料的使用。 再次,患者应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选择一些低脂肪的动物蛋白质食物,如鸡胸肉、瘦肉、鱼类等。这些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此外,患者还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乳等。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最后,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食用生冷、变质的食物,以免引发细菌感染。在烹饪过程中,患者也应该遵循卫生操作规范,确保食物的安全。 总之,急性肠胃炎患者在饮食上应该选择温和、易于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合理的食疗方法有助于减轻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引发食物中毒等并发症。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指导。

119阅读 2023-09-16

患有心肌缺血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而引起的。许多人关心:患有心肌缺血的人会遗传给下一代吗?这个问题涉及到基因和环境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肌缺血的遗传基础。遗传学研究表明,家族性心肌缺血与基因突变有关。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肌缺血的风险。这些基因变异可通过亲子遗传而传递给下一代。然而,心肌缺血的遗传风险是复杂的,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次,环境因素也对心肌缺血的遗传起到一定的作用。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如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都会增加患上心肌缺血的风险。如果一个患有心肌缺血的人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在下一代中继续存在,那么下一代的患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遗传并不是一定会导致心肌缺血的因素。即使父母有心肌缺血,子女也不一定会遗传到相同的疾病。遗传风险只表示患病的可能性增加,而不是必然性的。 为了降低遗传风险和患心肌缺血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首先,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度锻炼、均衡饮食、戒烟限酒等都是预防心肌缺血的重要措施。其次,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最重要的是提高对心脏健康的认识,积极主动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总的来说,患有心肌缺血的人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心肌缺血的遗传风险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综合决定的。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我们可以减少患病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提高公众对心脏健康的认识,重视预防措施,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健康环境。

139阅读 2023-09-16

心肌炎脉搏正常吗
心肌炎,即心肌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当患者患有心肌炎时,他们常常会关注自己的脉搏情况。那么,心肌炎患者的脉搏是否正常呢? 脉搏是人体血液流动的节律性跳动的反映,是心脏每搏一次时动脉中心脏搏动所引起的脉搏波通过动脉而传至周围的方法。正常情况下,脉搏应该有一定的节律和跳动的力度。但对于心肌炎患者,脉搏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首先,心肌炎可能会导致心脏收缩力减退,从而造成脉搏的异常。心脏收缩力减退意味着每次心脏收缩时泵血的能力较弱。当心脏无法输出足够的血液到全身,脉搏的力度就会减弱,表现为脉搏的跳动感较弱或不明显。这种情况下的脉搏就不算是正常的。 其次,心肌炎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指心脏节律的紊乱,可能表现为过快、过慢、不规则等情况。当心脏节律受到影响时,脉搏的节律性也会受到影响。有的心肌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即心脏搏动过快,脉搏也会相应的加快。而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或不规则的情况,此时脉搏的节律也会异常。这些都属于脉搏的异常情况。 另外,心肌炎还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影响血液的流动。当心脏扩大时,心脏的搏动力量可能增加,导致脉搏跳动感更加明显。这种情况下的脉搏可能并不算是正常的。 综上所述,心肌炎患者的脉搏情况可能会与正常的脉搏有所不同。心肌炎可能导致脉搏的力度减弱或加强、脉搏的节律性异常等。因此,心肌炎患者的脉搏并不一定正常。 若你怀疑自己患有心肌炎或对脉搏情况有疑问,建议及时就医。只有通过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才能确保脉搏的正常,并有效控制和治疗心肌炎的症状和疾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合理作息等,也对心肌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心肌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并恢复健康的脉搏。希望患者及时就医,并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确保脉搏的正常,远离心脏疾病的困扰。

129阅读 2023-09-16

关传梅医生服务

医生介绍

擅长:

内科专业

简介:

擅长

内科专业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