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心律失常可为自发性或折返性
室上性心律失常是指在心脏室上部引起的心律不齐现象。这种心律失常通常可以分为自发性和折返性两种类型。
自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是指由心脏起搏细胞内部产生的异常冲动引起的心律不齐。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它会向下传导至心室,调控心脏的收缩节律。然而,当心脏内的其他起搏点出现异常冲动时,就会干扰正常的心搏。例如,心房内的起搏点(如心房素抱样)出现异常冲动,则会干扰窦房结的正常搏动。自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形态异常,频率快慢不一,并且伴有心率不规则。

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则是指心脏内的电冲动出现异常的传导路径,导致冲动在心脏内进行无序的折返。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冲动会按照特定的传导路径进行传递,以保持正常的心脏节律。然而,当出现折返的情况时,电冲动会在心脏内不断进行反复传导,导致心律不齐。折返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形态正常,但频率异常快,并且伴有心率不规则。
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不会引起致命的心律失常,但它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适的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以及头晕等。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异常冲动的发生和传导来恢复正常的心律,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钠通道阻滞剂等。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电复律和导管消融术等。电复律是通过电击重新调整心脏的节律,使其恢复到正常的搏动。导管消融术则是通过导管插入心脏,在异常的传导路径上进行破坏,以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总而言之,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能是自发性或折返性引起的,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的症状。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最重要的是,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以保持心脏的健康和稳定。
相关推荐




